规格 | 价格 | 库存 |
---|---|---|
T25 | ¥ 3000.00 | 1 |
一,产品简介
LSEC(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肝窦内皮细胞) 是肝脏中一种特殊的内皮细胞,位于肝窦(肝血窦)内壁,是肝脏微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LSEC在肝脏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特性。以下是关于LSEC的背景信息:
1. 结构与形态特征
窗孔结构(Fenestrae):
LSEC最显著的特征是其细胞质上存在大量直径约50-150 nm的窗孔(fenestrations),这些窗孔没有隔膜,呈簇状分布,形成“筛板”(sieve plates)。这种结构允许血液中的小分子和颗粒物质(如脂蛋白)通过,但阻止较大的颗粒(如乳糜微粒)进入肝细胞。无基底膜:
与其他内皮细胞不同,LSEC缺乏完整的基底膜,这使得其通透性更高,便于物质交换。扁平形态:
LSEC呈扁平状,紧贴肝窦壁,与肝细胞(肝实质细胞)和Kupffer细胞(肝巨噬细胞)紧密相邻。2. 功能特性
物质交换与过滤:
LSEC的窗孔结构允许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和药物等在肝细胞和血液之间快速交换,同时对血液中的颗粒物质进行过滤。免疫调节:
LSEC通过表达多种模式识别受体(如清道夫受体)和抗原呈递分子(如MHC分子),参与免疫监视和调节。它们能够捕获血液中的病原体和抗原,并将其呈递给免疫细胞。清除功能:
LSEC表达多种清道夫受体(如Stabilin-1、Stabilin-2),能够高效清除血液中的衰老红细胞、细胞碎片、病原体和毒素。血管生成与修复:
LSEC在肝脏再生和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分泌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参与肝窦的重建。屏障功能:
LSEC通过调节窗孔的大小和数量,维持肝窦的通透性,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肝细胞。3. 病理学意义
肝纤维化与肝硬化:
在慢性肝病(如肝炎、酒精性肝病)中,LSEC的窗孔结构会逐渐减少或消失(称为“毛细血管化”),导致肝窦通透性下降,影响肝细胞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功能,进而促进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肝窦阻塞综合征(SOS):
LSEC损伤是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特征,常见于骨髓移植后或某些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肿瘤转移:
LSEC在肝脏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可通过与LSEC的相互作用在肝脏中定植和扩散。4. 研究应用
肝脏疾病模型:
LSEC是研究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窦阻塞综合征等疾病的重要细胞模型。药物筛选:
由于LSEC在药物代谢和毒性中的作用,它们常用于药物筛选和毒性评估。免疫学研究:
LSEC在肝脏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使其成为研究肝脏免疫耐受和炎症反应的重要工具。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
LSEC在肝脏再生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使其在肝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5. 培养与实验注意事项
培养条件:
LSEC在体外培养时需要特殊的培养基(如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和生长因子(如VEGF、EGF)以维持其表型和功能。表型鉴定:
LSEC可通过其特异性标志物(如CD31、CD32b、LYVE-1、Stabilin-1/2)进行鉴定。功能检测:
可通过窗孔结构观察、吞噬功能实验、通透性实验等方法评估LSEC的功能状态。
LSEC作为肝脏微环境中的关键细胞类型,在肝脏生理、病理和药物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肝脏疾病机制研究和治疗策略开发的重要靶点。
二,细胞收到后处理:
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至良好状态后灌满完全培养液并封好瓶口是细胞运输的最好办法。收到细胞回到自己的实验室后,先打开外包装,用75%酒精喷洒整个瓶消毒后放到超净台内,严格无菌操作,培养箱静置2-4小时。镜下观察:未超过80%汇合度时,可将瓶装的完全培养液收集至离心管中,加入6ml完全培养基,放入37℃、5%CO2孵箱培养;超过80%汇合度时,根据情况传代或者冻存,具体操作见细胞培养步骤。(注意发货的是密封培养瓶的话,放入培养箱培养记得培养瓶盖子拧松)
细胞培养步骤:
1)复苏细胞:将含有1mL细胞悬液的冻存管在37℃水浴中迅速摇晃解冻,加入5mL培养基混合均匀。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补加4-6mL完全培养基后吹匀。然后将所有细胞悬液加入培养瓶中培养过夜(或将细胞悬液加入6cm皿中),培养过夜。第二天换液并检查细胞密度。
2)细胞传代:如果细胞密度达80%-90%,即可进行传代培养。
1、对于贴壁细胞,传代可参考以下方法:
1. 弃去培养上清,用不含钙、镁离子的PBS润洗细胞1-2次。
2. 加1-2ml消化液(0.25%Trypsin-0.53mM EDTA)于培养瓶中,置于37℃培养箱中消化1-2min,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消化情况,若细胞大部分变圆并脱落,迅速拿回操作台,轻敲几下培养瓶后加5ml以上含10%血清的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
3.轻轻吹打细胞,完全脱落后吸出,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8-10分钟,弃去上清液,补加1-2mL培养液后吹匀。
4. 按5-6ml/瓶补加培养液,将细胞悬液按1:2到1:5的比例分到新的含5-6 ml培养液的新皿中或者瓶中。
PS:若客户收到2ml小管细胞,收到细胞后,用75%酒精喷洒整个管子消毒后放到超净台或安全柜内,严格无菌操作;将小管细胞转移至T25培养瓶或6cm培养皿,加入5ml左右完全培养基混匀,放入培养箱过夜培养后查看细胞密度:若密度未超过80%,换液继续培养,视情况传代或者冻存。若密度超过80%,可直接进行传代(方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