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化试剂盒 > 分光法检测盒
柠檬酸合酶(CS)测试盒可见分光光度法
产品名称:
柠檬酸合酶(CS)测试盒可见分光光度法
产品编号:
YS2018A
产品类别:
分光法检测盒
存储条件:
2-8℃
保质期:
六个月
[价格]
规格 价格 库存
50管/24样 ¥ 2200 10

产品详情

注意:正式测定前务必取 2-3 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规格:100T/48S

产品内容:

提取液:液体 50mL×1 瓶,-20℃保存; 试剂一:液体 10mL×1 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 0.6mL×1 支,-20℃保存; 试剂三:液体 40mL×1 瓶,4℃保存;

试剂四:粉剂×2 支,4℃保存,临用前加入 1mL 双蒸水,用不完的试剂仍 4℃保存;

试剂五:粉剂×2 支,-20℃保存,临用前加入 500µL 双蒸水,用不完的试剂仍-20℃保存; 试剂六:粉剂×1 支,-20℃保存,临用前加入 1.5mL 双蒸水,用不完的试剂仍-20℃保存;

产品说明:

CSEC 2.3.3.1)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培养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是三羧酸循环第一个限速酶,是三羧酸循环主要调控位点之一。

CS 催化乙酰 CoA 和草酰乙酸产生柠檬酰辅酶 A,进一步水解产生柠檬酸;该反应促使无色的DTNB 转变成黄色的 TNB,在 412nm 处有特征吸光值。

试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低温离心机、水浴锅、可调节移液器、微量玻璃比色皿/96 孔板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

一、样本前处理

组织、细菌或细胞中胞浆蛋白与线粒体蛋白的分离:


称取约 0.1g 组织或收集 500 万细胞,加入 1mL 提取液和 10µL 试剂二,用冰浴匀浆器或研钵匀浆。


将匀浆液 600g4℃离心 5min



将上清液移至另一离心管中,11000g4℃离心 10min。上清液即胞浆提取物,可用于测定从线粒体泄漏的 CS



在沉淀中加入 200µL 试剂一和 2µL 试剂二,反复吹打充分混匀,用于 CS 测定。柠檬酸合酶酶活即沉淀和上清液中的酶活之和。

二、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酶标仪预热 30min 以上,调节波长至 412nm,蒸馏水调零。

2、试剂三置于 25℃(一般物种)或者 37℃(哺乳动物)水浴中预热 10min 左右(保证无沉淀

3、操作表:


在微量玻璃比色皿/96 孔板中分别加入

 

试剂名称(µL

测定管

对照管

试剂三

172

186

试剂四

7

7

试剂五

7

-

样本

7

7

试剂六

7

-

加试剂六的同时开始计时,记录 412nm 波长下 10 秒时的初始吸光度 A1,之后迅速将比色皿连同反应液一起放入 37℃(哺乳动物) 25℃(其它物种)水浴中准确反应 2 分钟(96 孔板放入恒温箱中);迅速取出比色皿并擦干,412 nm 下记录 2 10 秒时的吸光度 A2,上清液、沉淀的测定管、对照管均需测量(每个样本需测 4 )

计算上清液的测定管∆A1=A2-A1,上清液对照管的∆A1’=A2-A1,沉淀的测定管∆A2=A2-A1 沉淀的对照管∆A2’=A2-A1,计算∆A 上清=∆A1-∆A1’,计算∆A 沉淀=∆A2-∆A2’

三、CS 活性计算:

1、按微量玻璃比色皿计算:

(1) 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单位的定义:37℃或 25℃下每 mg 组织蛋白在反应体系中每分钟催化产生 1 nmol TNB 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CS 上清(U/mg prot=∆A 上清÷ε×d×V 反总÷Cpr 上清×V 样本)÷T

=1050×∆A 上清÷Cpr 上清

CS 沉淀(U/mg prot=∆A 沉淀÷ε×d×V 反总÷Cpr 沉淀×V 样本)÷T

=1050×∆A 沉淀÷Cpr 沉淀

CSU/mg prot=CS 上清+CS 沉淀=1050×∆A 上清÷Cpr 上清+1050×∆A 沉淀÷Cpr 沉淀。

(2) 按样本鲜重计算:

单位的定义:37℃或 25℃下每 g 组织在反应体系中每分钟催化产生 1 nmol TNB 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CS 上清(U/g 鲜重)=∆A 上清÷ε×d×V 反总÷W×V 样本÷V 提取)÷T =1061×∆A 上清÷W CS 沉淀(U/g 鲜重)=∆A 沉淀÷ε×d×V 反总÷W×V 样本÷V 沉淀)÷T =212×∆A 沉淀÷W CSU/g 鲜重)=CS 上清+CS 沉淀=1061×∆A 上清÷W+212×∆A 上清÷W

(3) 按细菌或细胞密度计算:

单位的定义:37℃或 25℃下每 1 万个细菌或细胞在反应体系中每分钟催化产生 1 nmol TNB 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CS 上清(U/104 cell=∆A 上清÷ε×d×V 反总÷500×V 样本÷V 提取)÷T=2.1×∆A 上清CS 沉淀(U/104 cell=∆A 沉淀÷ε×d×V 反总÷500×V 样本÷V 沉淀)÷T =0.42×∆A 沉淀CSU/104 cell=CS 上清+CS 沉淀=2.1×∆A 上清+0.42×∆A 沉淀。

εTNB 的消光系数,13.6×10-3mL/(nmol·cm)V 反总:反应体系总体积,0.2 mLd:比色皿光径,1cmV 样本:加入的样本体积,0.007mLV 提取:提取液体积,1.01mLV 沉淀:溶解沉淀的总体积,0.202mLT:反应时间,2minCpr 上清:上清液的蛋白浓度,mg/mLCpr 沉淀:


 沉淀溶解后的蛋白浓度, mg/mLW:样本鲜重,g500:细胞数量/细菌,500 万。

3、按 96 孔板计算:将上述公式中的 d=1cm 改为 d=0.6cm96 孔板光径)进行计算即可。

注意事项:

1、测定过程中样本和所有试剂在冰上放置,以免变性和失活。

2、比色皿中反应液的温度必须保持 37℃或 25℃,取小烧杯一只装入一定量的 37℃或 25℃蒸馏水, 将此烧杯放入 37℃或 25℃水浴锅中。在反应过程中把比色皿连同反应液放在此烧杯中。

3、最好两个人同时做此实验,一个人比色,一个人计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用 96 孔板测定时,根据测定管数量配制测定管工作液(试剂三、四、五、六)和对照管工作液

(试剂三、四,因通过单位时间内吸光值变化计算酶活,不推荐同时测多个样本。


联系我们

TEL:021-34661275  点击拨打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