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 | 价格 | 库存 |
---|---|---|
48T | ¥ 1800 | 6 |
96T | ¥ 2800 | 9 |
乙酸(AA)竞争法(ELISA)试剂盒
线性范围:50-800μmol/L
1. 预期用途
本试剂盒设计用于定量检测血清、血浆样本中的乙酸浓度,仅供研究使用,不得用于医学诊断。
2. 检测原理
试剂盒采用竞争法原理:将合成半抗原包被于酶标板上,同时加入样品和抗体试剂(一抗),样品中的待测物与半抗原上偶联的待测物竞争结合抗体(一抗),结合形成“半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清洗去除游离的免疫复合物后,加入TMB显色,样本中待测物浓度越高蓝色越浅,加入终止液,用酶标仪在450 nm处测OD值,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待测物含量呈反比,通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出样本中待测物的浓度。
3. 包含的实验材料实验材料
名 称 Label | 组成成分 Kit Components | 数量(48T) Quantity | 数量(96T) Quantity |
酶标板 | 预包被半抗原的酶标板 | 8×6条 | 8×12条 |
校准品(10×) | 10倍浓缩校准品(8000μmol/L) | 1支×200μL | 1支×300μL |
一抗抗体(10×) | 10倍浓缩检测抗体 | 1支×300uL | 2支×300uL |
酶标二抗 | HRP标记二抗抗体 | 1瓶×5mL | 1瓶×10mL |
通用稀释液(20×) | 样品/校准品/一抗抗体通用稀释液 | 1支×10mL | 1支×15mL |
浓缩洗液(20×) | 20倍浓缩洗液 | 1支×15mL | 1支×25mL |
显色剂 | TMB、过氧化氢 | 1支×6mL | 1支×10mL |
终止液 | 稀硫酸 | 1支×3mL | 1支×6mL |
如需单独采购通用型组分,请提供对应的组分名称。
4. 需要但未包含的实验材料
·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一次性离心管、一次性手套等耗材;
· 移液器、多通道移液器及配套枪头;
· 烧杯、量筒、试剂瓶等容器具;
· 用于封贴微孔板的封板膜或其他替代材料;
· 微孔板振荡器(如有需要)、离心机、旋涡振荡器等辅助设备;
· 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箱、酶标仪、洗板机。
5. 试剂的准备及储存
· 1×洗液的配制:浓缩洗液(20×)如有晶体析出,需在37℃下加热至晶体全部溶解后使用。用蒸馏水1:20稀释,例如:10mL浓缩洗涤液加入190mL的蒸馏水,混合均匀。
· 1×通用稀释液的配制:用蒸馏水1:20稀释,例如:10mL的20×浓缩通用稀释液加入190mL的蒸馏水,混合均匀。
· 一抗抗体工作液的配制:一抗抗体(10×)使用1×通用稀释液按1:10倍稀释,例如:100uL的一抗抗体加入900uL的1×通用稀释液。配制好的一抗抗体工作液可保存8小时。
· 工作校准品的配制:校准品开封前应离心30秒,确保所有校准品集中于底部;
准备7个离心管,将10×校准品按需吸取一定量用“1×通用稀释液”稀释10倍配制成校准品S1。例:50uL的10×校准品+450uL的“1×通用稀释液”,制备得到500μL的S1浓度校准品。在随后的6个离心管中分别加入250μL的“1×通用稀释液”,在这6个试管中(S2~S7)将S1校准品依次倍比稀释6个梯度至S7,共配制7个浓度的校准品,依次为:S1、S2、S3、S4、S5、S6、S7,如下图所示,“1×通用稀释液”作为零浓度校准品S0,共8支校准品。
6. 样品采集、预处理及储存
· 血清:使用血清采集管采集全血,室温静置待血细胞凝集后取的血清,或直接在1000×g下离心15分钟取得血清。操作应柔和,避免溶血发生。获取的血清应及时进行检测,如不能及时进行检测,应等分为多份,储存在-20℃及以下温度条件,储存时间不超过6个月,样品冻融不超过2次。
· 血浆:使用EDTA或肝素采血管收集血浆。全血采集后以1000×g离心15分钟取得血浆。操作应柔和,避免溶血发生。获取的血浆应及时进行检测,如不能及时进行检测,应等分为多份,储存在-20℃及以下温度条件,储存时间不超过6个月,样品冻融不超过2次。
· 组织:组织称重后剪碎,将剪碎的组织加入裂解液,一般按1:4-1:9的重量体积比,比如100mg的组织样品对应400uL的裂解液,具体可根据实验需要适当调整,最后将匀浆液于5000×g离心5-10分钟,取上清检测。
· 细胞:取适量细胞,于冰上进行超声破碎,5000×g离心5-10分钟,取上清检测。
· 细胞上清:取细胞上清于5000×g离心5-10分钟,取上清检测。
7. 实验步骤
使用前将所有试剂置于室温平衡30分钟左右,也可置于37℃温箱快速回温至室温。
注意:酶标板未恢复室温前,请勿开封。
1 | 每孔加入校准品/待测样品50μL,之后每孔再加入一抗抗体工作液50uL。 |
2 | 盖上封板膜,在37℃下孵育60分钟。 |
3 | 洗板5次,最后一次洗板后弃去残留洗液,倒扣酶标板,在干净的吸水纸上拍干。 |
4 | 每孔加入100μL酶标二抗。 |
5 | 盖上封板膜,在37℃下孵育30分钟。 |
6 | 洗板5次,最后一次洗板后弃去残留洗液,倒扣酶标板,在干净的吸水纸上拍干。 |
7 | 每孔加入100μL显色液 |
8 | 37℃下避光孵育15分钟。 |
9 | 每孔加入50μL终止液。 |
10 | 使用酶标仪在450nm检测波长及620~690nm参比波长条件下测定吸光度值,如果没有参比波长则仅选择450nm波长进行检测。如果最高浓度校准品OD值过高,应立即在405/630nm双波长条件下检测。 |
8. 结果计算
建议使用四参数逻辑(4-P)曲线拟合:以浓度值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
建议使用专业化软件进行结果拟合和计算,如ELISA CALC、SPSS、Graphpad Prism等。示例数据
以下数据和曲线仅供参考,实验者需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建立标准曲线。
9. 检测的局限性
样本浓度超出检测范围上限时,应当进行适当加大稀释倍数后再次检测,计算结果应当乘上稀释倍数。样本浓度低于LOQ定量限时,检测结果无法进行准确定量。
10. 产品性能指标
以下结果基于校准品的浓度值实验得出,未纳入基质效应等其他因素的潜在影响。
灵敏度:50μmol/L。
精密度:板内精密度CV<10%(N=20),板间精密度CV<15%(N=20)。
特异性(Analytical specificity):其他相关因子在稀释缓冲液中制备为10μg/mL测定,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交叉反应。
11. 注意事项
· 试剂盒内所有成分仅供研究使用!
· 终止液含稀硫酸,具有腐蚀性,应谨慎操作。
· 试剂盒成分含防腐剂、蛋白成分等,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应佩带口罩避免吸入薄雾。
· 显色剂、浓缩洗液可能引起皮肤、眼睛和呼吸道刺激,应佩带口罩避免吸入薄雾。
· 佩戴防护手套、防护服、眼睛和面部防护用品,实验操作后彻底洗手。
12. 技术要点
· 不同批次的试剂盒不能混用,不建议将不同板上的微孔板条组装在一块板上检测,尽管是同一批次试剂,也可能存在板与板之间的差异。
· 每次实验时应当始终配制标准曲线平行检测,不能将上一次的标准曲线用于下一次实验结果的计算。
· 不要使用超过有效期的试剂盒进行检测。
· 底物显色剂应当为无色,如变蓝表明已变质,不能应用于实验。
· 使用适当的封板膜密封微孔板条,以便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 操作时尽量避免产生气泡。不要将不同试剂瓶的瓶盖交叉使用。
· 应当遵循说明书的操作进行实验,不按照说明书的操作将导致实验结果的变化,任何不遵循说明书的实验操作应当事先询问售后技术支持的建议。否则我们不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
乙酸(AA)竞争法(ELISA)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