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 | 价格 | 库存 |
---|---|---|
100次 | ¥ 1280 | 200 |
产品组成:
组分货号 | 名称 | 规格 | 贮存 | 运输 |
RTU4062-01 | 试剂1-PEPCase提取缓冲液(2×) | 100 ml | 短期4℃,长期-20℃ | 常温 |
RTU4062-02 | 试剂2-PEPCase Assay buffer(10×) | 15 ml | 短期4℃,长期-20℃ | 常温 |
RTU4062-03 | 试剂3-PEP(100×) | 1 ml | -20℃ | 常温 |
RTU4062-04 | 试剂4-NADH(100×) | 1.2 ml | -20℃ | 常温 |
RTU4062-05 | 试剂5-MDH(100×) | 2 KU | -20℃ | 常温 |
RTU4062-06 | 试剂6-酶溶解缓冲液 | 5 ml | -20℃ | 常温 |
BSA-02 | 试剂7-BSA溶液 50mg/ml | 5 ml | -20℃ | 常温 |
DT0140P | 试剂8-1MDTT(100×) | 1 ml | -20℃ | 常温 |
DE005 | 试剂9-灭菌水 | 100 ml | 4℃ | 常温 |
● 产品简介: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PEPCase)是 C4 植物和CAM 植物固定CO2的关键酶,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草酰乙酸,在植物和细菌中广泛存在,在动物及丝状霉菌中缺乏此酶。此酶是变构酶,主要功能为三羧酸循环提供草酰乙酸, 另外也与 C4 植物光合二氧化碳固定反应及景天科植物的苹果酸形成 (景天酸代谢 )等有关。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ase)检测试剂盒检测原理如下:在弱碱条件下,PEPCase 催化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和CO2形成草酰乙酸(OAA);OAA 在苹果酸脱氢酶(MDH)催化下被 NADH 还原为苹果酸 (Mal) 。在碱性条件下每吸收 1 分子 CO2伴随 1 分子 NADH 氧化,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处吸光度的变化,计算出 NADH 的消耗速率,进一步推算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水平。
该试剂盒主要用于检测植物样本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按照一次使用1 ml 提取缓冲液计算,试剂盒可以使用100次。
● 自备材料:
植物材料;剪刀;液氮;研钵或其他研磨设备;1ml石英比色皿;紫外分光光度计;制冰机;低温离心机
● 操作步骤:
一、 即用型PEPCase提取缓冲液配制:
| 一个反应配制体积 | n个反应配制体积 |
| 1 ml | n×1 ml |
PEPCase提取缓冲液(2×) | 500 μl | n×500μl |
灭菌水 | 470 μl | n×470 μl |
1 M DTT(100×) | 10 μl | n×10 μl |
BSA溶液50mg/ml | 20 μl | n×20μl |
注:1. 即用型PEPCase提取缓冲液尽量现配现用,短期4℃中可以过夜保存。
二、 PEPCase样品提取:
1. 取新鲜植物组织,清洗干净,擦干,液氮中研磨,1 cm2叶片(1分硬币大小)或0.1g叶片粉末加入1 ml 即用型PEPCase提取缓冲液,颠倒混匀,冰浴放置5-10分钟。
2.12000g4℃离心 5分钟,上清即为PEPCase提取液,冰浴放置备用。
注:提取液最好立即测定,不建议保存。
三、PEPCase活性测定分析:
1. 即用型酶溶解缓冲液配制:
按照标签所示,在试剂6-酶溶解缓冲液原瓶中加入1.5 ml灭菌水和1 ml BSA溶液(50mg/ml),混匀后即配成即用型酶溶解缓冲液,冰浴备用,-20℃保存。
2. 试剂3-PEP:按照标签所示加入灭菌水,彻底混匀后冰浴备用。
3. 试剂4-NADH:按照标签所示加入灭菌水,彻底混匀后冰浴备用。
注:NADH稳定性较差,用后-20℃贮存3-4天,长期-80℃保存。
4. 试剂5-MDH:按照标签所示加入即用型酶溶解缓冲液,彻底混匀后冰浴备用。
5. 反应体系设定:
加入顺序 | 组份 | 1ml反应体系加入量 (测定1个样品) | MasterMix配制 (测定n个样品为例) |
1 | 10×PEPCase Assay Buffer | 100 μl | n×100 μl |
2 | 灭菌水 | 870 μl | n×870 μl |
3 | NADH溶液(100×) | 10 μl | n×10μl |
4 | PEP溶液(100×) | 10 μl | n×10 μl |
5 | MDH溶液(100×) | 10 μl | n×10 μl |
5. 反应体系测定;
1.5 ml离心管中配制以下反应
| 1 | 2 |
| 对照反应 | 样品活性测定 |
MasterMix | 975 μl | 975 μl |
即用型PEPCase提取缓冲液(步骤一) | 25 μl | - |
PEPCase样品提取液 (步骤二) | - | 25μl |
|
| 混匀后加入到1 ml比色皿中,立即计时,此时吸光度为A0,每隔 10s 测定一次吸光度,其中至 1min 时处吸光度记为 A1,记录其变化。 |
注意: = 1 \* GB3 ① 一般分光光度计OD340读数在0.5-3之间数据比较准确,低于此范围说明提取用的材料太少,酶活性太低;高于此范围说明所用材料太多,酶活性太高,此时可以将PEPCase样品提取液用即用型PEPCase提取缓冲液稀释后测定。
= 2 \* GB3 ② 该反应系统是利用速率变化,求得相应 OD 的变化,进而推算出 NADH 的消耗速率,再进一步推算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量。 因此加入PEPCase样品提取液后立即计时很重要,每次检测指标不宜过多,否则有可能由于操作时间有差异进而导致结果偏差。
四、PEPCase活性计算: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样品中PEPCase活性:
1. 根据叶片面积的计算公式:
Activity(μmol·m-2·S-1)==
Activity(μmol·m-2·S-1)-表示每秒每平方米叶片有多少μmol NADH被氧化
△A-反应最初1分钟内340nm处测定管吸光度变化的绝对值,△A=A0-A1
N-稀释倍数,本程序中为40(1 ml提取液,取25μl测定)。
6.22-每微摩尔NADH在340nm处的吸光系数
d-cm 比色皿光程,一般为1 △t-秒 测定时间,本程序为60秒 S-cm2 提取时使用的叶面积
2. 根据叶片鲜重的计算公式:
Activity(μmol·g-1·S-1)=
Activity(μmol·g-1·S-1)-表示每秒每克鲜重叶片有多少μmol NADH被氧化
△A-反应最初1分钟内340nm处测定管吸光度变化的绝对值,△A=A0-A1
N-稀释倍数,本程序中为40(1 ml提取液,取25μl测定)。
6.22-每微摩尔NADH在340nm处的吸光系数
d-cm 比色皿光程,一般为1
△t-秒 测定时间,本程序为60秒
g- 提取时使用的叶片鲜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