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C13 小鼠B淋巴瘤细胞培养说明书

点击次数:19次     发布时间:2025/3/19 9:36:11

 

一、细胞背景

38C13细胞是一种小鼠B淋巴瘤细胞系,起源于C3H/HeN小鼠。该细胞系具有B细胞特征,表达表面免疫球蛋白(IgM),常用于研究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免疫治疗(如单克隆抗体疗法)以及药物筛选。38C13细胞在免疫学、肿瘤学和药物开发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意义和方向

  1. B细胞淋巴瘤研究

    • 研究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信号通路。

    • 探索肿瘤微环境对B细胞淋巴瘤的影响。

  2. 免疫治疗研究

    • 开发针对B细胞淋巴瘤的单克隆抗体、CAR-T细胞疗法等免疫治疗策略。

    • 研究肿瘤抗原的表达及其在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3. 药物筛选

    • 用于筛选抗肿瘤药物,评估药物的疗效和毒性。

    • 研究化疗药物对B细胞淋巴瘤的作用机制。

  4. 肿瘤疫苗研究

    • 作为肿瘤模型,用于开发肿瘤疫苗和免疫佐剂。


三、实验方法步骤

1. 细胞复苏
  • 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的38C13细胞,迅速放入37°C水浴中解冻。

  • 将细胞悬液转移至15 mL离心管中,加入5 mL预热的完全培养基(RPMI 1640 + 10% FBS + 1% Penicillin-Streptomycin)。

  • 轻轻混匀,1000 rpm离心5分钟,弃上清。

  • 用新鲜培养基重悬细胞,转移至T25培养瓶中,置于37°C、5% CO₂培养箱中培养。

2. 细胞传代
  • 当细胞密度达到1×10⁶ cells/mL时进行传代。

  • 将细胞悬液转移至离心管中,1000 rpm离心5分钟,弃上清。

  • 用新鲜培养基重悬细胞,按1:3至1:5的比例分装至新的培养瓶中。

3. 细胞冻存
  • 收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1000 rpm离心5分钟,弃上清。

  • 用冻存液(90% FBS + 10% DMSO)重悬细胞,调整细胞密度至5×10⁶ cells/mL。

  • 分装至冻存管中,逐步降温至-80°C,24小时后转移至液氮中长期保存。


四、细胞鉴定

为确保细胞系的正确性,需进行以下鉴定:

  1. 形态学鉴定

    • 38C13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悬浮生长,细胞大小均匀。

  2. 流式细胞术

    • 检测B细胞标志物(如CD19、CD20、IgM)的表达。

  3. STR profiling

    • 通过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析,确认细胞系的特异性。

  4. 功能鉴定

    • 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细胞的成瘤性和免疫原性。


五、注意事项

  1. 培养基

    • 使用RPMI 1640培养基,添加10% FBS和1% Penicillin-Streptomycin。

    • 培养基需定期更换,避免营养耗尽。

  2. 细胞密度

    • 保持细胞密度在5×10⁵至2×10⁶ cells/mL之间,避免过度密集或稀疏。

  3. 无菌操作

    • 所有操作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定期检测细胞是否有污染。

  4. 细胞状态监测

    • 定期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状态,若发现异常(如细胞聚集、生长缓慢等),及时排查原因。


六、售后服务

  • 细胞质量问题:在收到细胞后1个月内,若发现细胞存在污染、死亡或其他质量问题,可联系技术支持,我们将免费重新发送一次细胞。

  • 技术支持:提供细胞培养、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的技术支持。


七、参考文献

  • 可根据具体实验需求,提供相关文献支持。


以上为38C13小鼠B淋巴瘤细胞的培养说明书,供实验室参考使用。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技术支持或相关专家。

联系我们

TEL:021-34661275  点击拨打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