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HCT116细胞是一种人类结肠癌细胞系,广泛用于癌症研究,尤其是结肠癌的分子机制和药物筛选。hCCAT2(人类结肠癌相关转录本2)是一种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结肠癌中高表达,与肿瘤增殖、转移和化疗耐药性密切相关。通过构建hCCAT2基因敲除株,可以深入研究其在结肠癌中的功能,并为结肠癌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构建步骤
材料与试剂
-
HCT116细胞
-
CRISPR-Cas9质粒(含hCCAT2特异性sgRNA)
-
转染试剂(如Lipofectamine 3000)
-
嘌呤霉素(Puromycin)或其他筛选抗生素
-
T7E1核酸酶或测序引物
-
PCR试剂
-
细胞培养基(如McCoy's 5A)
-
FBS(胎牛血清)
-
PBS(磷酸盐缓冲液)
-
细胞冻存液
1. sgRNA设计与载体构建
-
使用CRISPR设计工具(如CRISPR Design或CHOPCHOP)设计靶向hCCAT2基因的sgRNA,确保靶向hCCAT2的关键功能区域。
-
将sgRNA序列克隆到CRISPR-Cas9质粒中,构建hCCAT2敲除载体。
2. 细胞培养与转染
-
在37°C、5% CO2条件下培养HCT116细胞,使用含10% FBS的McCoy's 5A培养基。
-
当细胞密度达到80%时,用CRISPR-Cas9质粒和转染试剂(如Lipofectamine 3000)进行转染。
-
转染后48小时,加入嘌呤霉素(1-2 μg/mL)筛选转染成功的细胞。
3. 单克隆细胞筛选
-
将筛选后的细胞稀释至单个细胞/孔,接种于96孔板。
-
培养2-3周,直至形成单克隆细胞群。
4. 基因敲除验证
-
提取单克隆细胞的基因组DNA,设计引物扩增hCCAT2基因靶向区域。
-
使用T7E1核酸酶检测突变,或通过Sanger测序确认敲除效果。
-
通过qPCR检测hCCAT2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敲除效果。
5. 功能验证
-
检测hCCAT2敲除对HCT116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
研究hCCAT2在结肠癌细胞化疗耐药性中的作用。
应用与意义
-
研究hCCAT2的生物学功能:
-
hCCAT2作为lncRNA,在结肠癌中高表达,敲除株的构建有助于揭示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分子机制。
-
-
结肠癌机制研究:
-
HCT116细胞是结肠癌研究的经典模型,hCCAT2敲除株可用于研究其在结肠癌增殖、转移和化疗耐药性中的作用。
-
-
药物靶点筛选:
-
hCCAT2可能作为潜在的结肠癌治疗靶点,敲除株可用于筛选靶向hCCAT2或其相关通路的小分子药物。
-
-
临床意义:
-
hCCAT2在结肠癌患者中高表达,敲除株的研究结果可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注意事项
-
sgRNA设计:确保sgRNA靶向hCCAT2基因的关键功能区域,避免脱靶效应。
-
单克隆筛选:确保单克隆细胞来自单个细胞,避免混合克隆。
-
功能验证:结合多种实验方法(如增殖、凋亡、迁移实验)全面评估hCCAT2敲除的影响。
参考文献
-
Ling, H., et al. (2013). CCAT2, a novel noncoding RNA mapping to 8q24, underlies metastatic progression and chromosomal instability in colon cancer. Genome Research, 23(9), 1446-1461.
-
Redis, R. S., et al. (2016). CCAT2, a novel long non-coding RNA in colorectal cancer, regula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ncotarget, 7(8), 8461-8473.
通过构建HCT116细胞hCCAT2基因敲除株,可以深入研究其在结肠癌中的功能,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