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4T1细胞是一种小鼠乳腺癌细胞系,常用于肿瘤生物学研究。mTmem176b(小鼠跨膜蛋白176b)基因在免疫调节和肿瘤微环境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mTmem176b基因,可以研究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和免疫逃逸中的功能。
材料与试剂
-
4T1细胞
-
CRISPR-Cas9质粒(含sgRNA)
-
转染试剂(如Lipofectamine 3000)
-
嘌呤霉素(Puromycin)
-
T7E1核酸酶
-
PCR引物
-
细胞培养基(如RPMI 1640)
-
FBS(胎牛血清)
-
PBS(磷酸盐缓冲液)
-
细胞冻存液
构建步骤
-
sgRNA设计:
-
使用在线工具(如CRISPR Design)设计针对mTmem176b基因的sgRNA,确保靶向外显子区域。
-
合成sgRNA并克隆到CRISPR-Cas9质粒中。
-
-
细胞培养:
-
在37°C、5% CO2条件下培养4T1细胞,使用含10% FBS的RPMI 1640培养基。
-
细胞密度达到80%时进行转染。
-
-
转染:
-
将CRISPR-Cas9质粒与转染试剂混合,按照说明书进行转染。
-
转染后48小时,加入嘌呤霉素(1-2 μg/mL)筛选转染成功的细胞。
-
-
单克隆筛选:
-
将筛选后的细胞稀释至单个细胞/孔,接种于96孔板。
-
培养2-3周,直至形成单克隆细胞群。
-
-
基因敲除验证:
-
提取单克隆细胞的基因组DNA,设计引物扩增mTmem176b基因靶向区域。
-
使用T7E1核酸酶检测突变,或进行测序确认敲除效果。
-
-
功能验证:
-
通过Western blot或qPCR检测mTmem176b蛋白或mRNA表达水平,确认敲除效果。
-
进行功能实验(如增殖、迁移、侵袭实验)评估基因敲除对细胞行为的影响。
-
操作注意事项
-
无菌操作:所有步骤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污染。
-
细胞状态:确保细胞健康,避免过度生长或老化。
-
转染效率:优化转染条件,确保高效转染。
-
单克隆筛选:确保单克隆细胞来自单个细胞,避免混合克隆。
参考文献
-
Ran, F. A., et al. (2013). Genome engineering using the CRISPR-Cas9 system. Nature Protocols, 8(11), 2281-2308.
-
Cong, L., et al. (2013). Multiplex genome engineering using CRISPR/Cas systems. Science, 339(6121), 819-823.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成功构建4T1细胞mTmem176b基因敲除株,并用于后续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