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T细胞ROBO1基因过表达稳转株的构建与应用

点击次数:145次     发布时间:2025/3/3 13:32:44

293T细胞ROBO1基因过表达稳转株的构建与应用

1. 实验目的

构建ROBO1基因过表达的293T细胞稳转株,用于研究ROBO1在细胞中的功能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2. 实验材料

  • 293T细胞

  • ROBO1基因过表达质粒(如pCDH-ROBO1)

  • 包装质粒(如psPAX2和pMD2.G)

  • 转染试剂(如Lipofectamine 3000)

  • 抗生素(如嘌呤霉素)

  • 细胞培养基(如DMEM)

  • FBS(胎牛血清)

  • PBS缓冲液

  • 其他常规细胞培养试剂

3. 实验步骤

3.1 质粒准备
  1. 质粒扩增:将ROBO1基因过表达质粒(pCDH-ROBO1)和包装质粒(psPAX2、pMD2.G)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进行质粒扩增。

  2. 质粒提取:使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质粒,测定浓度和纯度。

3.2 病毒包装
  1. 细胞接种:将293T细胞接种至6孔板中,培养至70-80%汇合度。

  2. 质粒转染:使用Lipofectamine 3000将pCDH-ROBO1、psPAX2和pMD2.G质粒按比例转染至293T细胞中。

  3. 病毒收集:转染48小时后,收集细胞上清液,过滤去除细胞碎片,获得含有ROBO1过表达病毒的 supernatant。

3.3 病毒感染
  1. 细胞接种:将293T细胞接种至6孔板中,培养至50-60%汇合度。

  2. 病毒感染:将收集的病毒 supernatant 加入细胞中,同时加入 polybrene(终浓度8 μg/mL)以增强感染效率。

  3. 培养:感染24小时后,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48小时。

3.4 稳转株筛选
  1. 抗生素筛选:在培养基中加入嘌呤霉素(终浓度2 μg/mL),筛选出稳定表达ROBO1的细胞。

  2. 单克隆筛选:将筛选后的细胞进行有限稀释,接种至96孔板中,培养至单克隆形成。

  3. 鉴定:通过Western blot或qPCR鉴定ROBO1的表达水平,选择高表达的克隆进行扩增。

4. 应用

  • 功能研究:利用ROBO1过表达的293T细胞稳转株,研究ROBO1在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等过程中的作用。

  • 药物筛选:通过该稳转株筛选针对ROBO1信号通路的潜在药物。

  • 机制研究:结合RNA干扰、CRISPR/Cas9等技术,深入研究ROBO1的分子机制。

5. 注意事项

  • 质粒质量:确保质粒纯度和浓度,以提高转染效率。

  • 病毒滴度:病毒 supernatant 的滴度直接影响感染效率,必要时可进行浓缩。

  • 抗生素浓度:根据细胞类型和实验条件优化抗生素浓度,避免细胞毒性。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成功构建ROBO1基因过表达的293T细胞稳转株,并应用于相关研究。

293T细胞ROBO1基因过表达稳转株的构建与应用

摘要

ROBO1(Roundabout Guidance Receptor 1)是Slit-Robo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受体,在细胞迁移、轴突导向和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构建ROBO1基因过表达的293T细胞稳转株的实验流程,包括质粒构建、病毒包装、细胞感染、稳转株筛选及功能验证。该稳转株可用于研究ROBO1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引言

ROBO1基因编码的蛋白在神经发育和癌症中具有重要功能。为了深入研究ROBO1的分子机制,构建稳定过表达ROBO1的细胞模型是必要的。293T细胞因其高转染效率和易于培养的特性,成为构建稳转株的理想选择。本文采用慢病毒载体系统,通过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成功构建了ROBO1过表达的293T细胞稳转株。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 细胞系:293T细胞(人胚肾细胞)

  • 质粒

    • ROBO1过表达质粒(如pCDH-ROBO1)

    • 包装质粒(psPAX2和pMD2.G)

  • 试剂

    • Lipofectamine 3000转染试剂

    • 嘌呤霉素(Puromycin)

    • Polybrene(增强病毒感染效率)

    • 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FBS)

    • PBS缓冲液

  • 仪器:CO₂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离心机、荧光显微镜等

2. 实验方法
2.1 质粒构建与扩增
  1. 将ROBO1基因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中,构建pCDH-ROBO1质粒。

  2. 将pCDH-ROBO1、psPAX2和pMD2.G质粒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中,扩增并提取质粒,测定浓度和纯度。

2.2 慢病毒包装
  1. 将293T细胞接种至10 cm培养皿中,培养至70-80%汇合度。

  2. 使用Lipofectamine 3000将pCDH-ROBO1、psPAX2和pMD2.G质粒按比例(4:3:1)共转染至293T细胞中。

  3. 转染6小时后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48小时。

  4. 收集细胞上清液,通过0.45 μm滤器过滤,获得含有ROBO1过表达慢病毒的 supernatant。

2.3 慢病毒感染293T细胞
  1. 将293T细胞接种至6孔板中,培养至50-60%汇合度。

  2. 将病毒 supernatant 加入细胞中,同时加入Polybrene(终浓度8 μg/mL)以增强感染效率。

  3. 感染24小时后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48小时。

2.4 稳转株筛选
  1. 在培养基中加入嘌呤霉素(终浓度2 μg/mL),筛选稳定表达ROBO1的细胞。

  2. 筛选7-10天后,存活细胞即为ROBO1过表达的稳转株。

  3. 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细胞株,并扩大培养。

2.5 稳转株鉴定
  1. qPCR: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为cDNA,通过qPCR检测ROBO1 mRNA表达水平。

  2. Western blot:提取细胞总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检测ROBO1蛋白表达水平。

  3. 荧光显微镜观察:如果载体带有荧光标记(如GFP),可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感染效率。


结果

  1. 病毒包装效率: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包装效率达到80%以上。

  2. 稳转株筛选:嘌呤霉素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ROBO1的293T细胞株。

  3. ROBO1表达验证: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OBO1在稳转株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讨论

本文成功构建了ROBO1过表达的293T细胞稳转株,为研究ROBO1的功能提供了可靠的细胞模型。该稳转株可用于以下研究:

  1. ROBO1在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研究ROBO1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2. 信号通路研究:结合RNA干扰或CRISPR/Cas9技术,研究ROBO1下游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

  3. 药物筛选:利用该稳转株筛选靶向ROBO1信号通路的潜在药物。


结论

通过慢病毒载体系统,我们成功构建了ROBO1过表达的293T细胞稳转株,并验证了其高效表达ROBO1的能力。该稳转株为深入研究ROBO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工具。

联系我们

TEL:021-34661275  点击拨打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