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T1细胞mHerpud1基因过表达稳转株的构建与应用

点击次数:418次     发布时间:2025/3/3 11:11:16

 

4T1细胞mHerpud1基因过表达稳转株的构建与应用

1. 背景介绍

4T1细胞是一种小鼠乳腺癌细胞系,常用于肿瘤研究和药物筛选。mHerpud1(小鼠Herpud1)基因在细胞应激反应和内质网相关降解(ERAD)中起重要作用。构建mHerpud1基因过表达的4T1稳转株有助于研究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2. 构建步骤

2.1 载体构建
  1. 基因克隆:从小鼠cDNA中克隆mHerpud1基因。

  2. 载体选择:选择适合的过表达载体(如pCDH、pLVX等),并确保载体含有筛选标记(如嘌呤霉素抗性基因)。

  3. 连接与转化:将mHerpud1基因插入载体多克隆位点,连接后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4. 质粒提取与验证:提取质粒并通过测序验证插入序列的正确性。

2.2 细胞转染
  1. 细胞培养:在37°C、5% CO₂条件下培养4T1细胞。

  2. 转染:使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至4T1细胞。

  3. 筛选:加入嘌呤霉素筛选转染成功的细胞,持续筛选约1-2周。

2.3 稳转株验证
  1. qPCR:检测mHerpud1 mRNA表达水平,确认过表达。

  2. Western Blot:检测mHerpud1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过表达效果。

  3. 细胞功能实验:通过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实验评估mHerpud1过表达对4T1细胞的影响。

3. 应用

3.1 肿瘤生物学研究
  • 增殖与凋亡:研究mHerpud1过表达对4T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迁移与侵袭:评估mHerpud1在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

3.2 药物筛选
  • 药物敏感性:测试mHerpud1过表达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 新药开发:筛选针对mHerpud1过表达肿瘤细胞的潜在药物。

3.3 动物模型
  • 肿瘤生长:将稳转株接种至小鼠体内,观察肿瘤生长和转移情况。

  • 治疗反应:评估不同治疗方案对mHerpud1过表达肿瘤的效果。

4. 结论

构建4T1细胞mHerpud1基因过表达稳转株为研究mHerpud1在肿瘤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工具,有助于深入理解其生物学功能及潜在治疗靶点。

4T1细胞mHerpud1基因过表达稳转株的转导方法

构建4T1细胞mHerpud1基因过表达稳转株的转导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这里以慢病毒转导为例,因为慢病毒转导效率高且能实现稳定表达。


1. 实验材料准备

  • 细胞:4T1小鼠乳腺癌细胞。

  • 载体:携带mHerpud1基因的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如pLVX-mHerpud1)。

  • 包装质粒:psPAX2(包装质粒)和pMD2.G(包膜质粒)。

  • 试剂

    • 脂质体转染试剂(如Lipofectamine 3000)。

    • 嘌呤霉素(Puromycin)或其他筛选抗生素。

    • 慢病毒浓缩试剂(如PEG-it™ Virus Precipitation Solution)。

    • 细胞培养基(如DMEM + 10% FBS)。

  • 设备:生物安全柜、CO₂培养箱、离心机、荧光显微镜等。


2. 慢病毒包装

  1. 质粒共转染

    • 在293T细胞中,将携带mHerpud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与包装质粒(psPAX2和pMD2.G)按比例混合(如4:3:1)。

    • 使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质粒混合物转染至293T细胞。

    • 转染后6-8小时更换新鲜培养基。

  2. 病毒收集

    • 转染48小时后,收集含有慢病毒颗粒的上清液。

    • 72小时后再次收集上清液,合并两次收集的病毒液。

  3. 病毒浓缩

    • 使用PEG-it™或其他病毒浓缩试剂浓缩病毒液,提高病毒滴度。

    • 浓缩后的病毒液分装并保存于-80°C。


3. 4T1细胞转导

  1. 细胞准备

    • 将4T1细胞接种于6孔板或培养皿中,密度为50%-70%。

    • 转导前更换新鲜培养基。

  2. 病毒转导

    • 将浓缩的慢病毒液加入4T1细胞培养基中,同时加入Polybrene(终浓度6-8 μg/mL)以增强转导效率。

    • 37°C培养24-48小时。

  3. 更换培养基

    • 转导24小时后,更换为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


4. 稳转株筛选

  1. 抗生素筛选

    • 转导48小时后,加入嘌呤霉素(浓度需预实验确定,通常为1-5 μg/mL)进行筛选。

    • 每2-3天更换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持续筛选7-14天。

  2. 单克隆筛选

    • 将存活的细胞稀释至低密度,接种于96孔板中,培养至单克隆形成。

    • 挑选单克隆扩大培养。


5. 稳转株验证

  1. qPCR检测

    • 提取细胞RNA,反转录为cDNA,通过qPCR检测mHerpud1 mRNA表达水平。

  2. Western Blot检测

    • 提取细胞总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Herpud1蛋白表达水平。

  3. 荧光观察

    • 如果载体带有荧光标记(如GFP),可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表达情况。


6. 注意事项

  • 病毒滴度:病毒滴度直接影响转导效率,建议预实验确定最佳MOI(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 细胞状态:4T1细胞状态对转导效率至关重要,确保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

  • 筛选浓度:嘌呤霉素的筛选浓度需通过预实验确定,避免浓度过高导致细胞死亡。

  • 无菌操作:所有步骤需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避免污染。

联系我们

TEL:021-34661275  点击拨打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