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HCT 116细胞是一种常用的人类结肠癌细胞系,广泛应用于癌症研究、药物筛选和基因功能研究。hS1PR3(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3)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参与调控细胞增殖、迁移和存活等过程。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HCT 116细胞中的hS1PR3基因,可以深入研究该基因在结肠癌中的功能及其潜在的治疗靶点。
2. 细胞背景
HCT 116细胞源自人类结肠癌组织,具有上皮细胞形态,常用于研究结肠癌的分子机制和药物反应。该细胞系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和遗传稳定性,适合进行基因编辑操作。hS1PR3基因在多种癌症中表达异常,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
3. 实验材料
-
细胞系:HCT 116细胞(ATCC® CCL-247™)
-
CRISPR/Cas9系统:包括Cas9表达载体、sgRNA设计工具、hS1PR3特异性sgRNA
-
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 3000或类似产品
-
筛选标记:Puromycin或GFP
-
培养基:DMEM高糖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FBS)
-
PCR和测序引物:用于验证基因敲除
-
相关抗体:用于Western blot验证hS1PR3蛋白表达
4. 操作步骤
4.1 sgRNA设计与载体构建
-
sgRNA设计:使用在线工具(如CRISPR Design Tool)设计针对hS1PR3基因的sgRNA,选择靶向外显子区域的序列。
-
载体构建:将设计的sgRNA克隆到Cas9表达载体中,确保载体包含筛选标记(如Puromycin抗性基因)。
4.2 细胞转染
-
细胞培养:在37°C、5% CO2条件下培养HCT 116细胞,使用DMEM高糖培养基(含10% FBS)。
-
转染:使用Lipofectamine 3000将构建好的CRISPR/Cas9载体转染到HCT 116细胞中,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
-
筛选:转染48小时后,加入Puromycin(1-2 µg/mL)进行筛选,持续3-5天,直至未转染细胞全部死亡。
4.3 单克隆筛选
-
单细胞分离:将筛选后的细胞稀释至每孔1个细胞,接种到96孔板中,培养至形成单克隆。
-
扩增培养:挑选生长良好的单克隆,扩增培养以备后续分析。
4.4 基因敲除验证
-
基因组DNA提取:使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单克隆细胞的DNA。
-
PCR扩增:设计引物扩增hS1PR3基因靶向区域,进行PCR反应。
-
测序分析:将PCR产物送测序,确认基因敲除情况。
-
Western blot验证:使用hS1PR3特异性抗体进行Western blot,验证蛋白表达是否缺失。
5. 结果与讨论
通过上述步骤,成功构建了HCT 116细胞hS1PR3基因敲除株。PCR和测序结果显示,靶向区域的基因序列发生了预期的缺失或插入突变,Western blot结果证实hS1PR3蛋白表达完全缺失。该基因敲除株可用于进一步研究hS1PR3在结肠癌中的功能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
6. 参考文献
-
Cong, L., et al. (2013). Multiplex Genome Engineering Using CRISPR/Cas Systems. Science, 339(6121), 819-823.
-
Ran, F. A., et al. (2013). Genome Engineering Using the CRISPR-Cas9 System. Nature Protocols, 8(11), 2281-2308.
-
HCT 116细胞系说明书,ATCC® CCL-247™.
-
Spiegel, S., & Milstien, S. (2003). Sphingosine-1-phosphate: an enigmatic signalling lipid.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4(5), 397-407.
7. 相关产品
-
HCT 116细胞:ATCC® CCL-247™
-
CRISPR/Cas9系统:Addgene #48138(pSpCas9(BB)-2A-GFP)
-
Lipofectamine 3000: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L3000015
-
Puromycin:Sigma-Aldrich, P8833
-
hS1PR3抗体:Abcam, ab174290
通过以上步骤和材料,研究人员可以成功构建HCT 116细胞hS1PR3基因敲除株,并应用于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