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聚团原因
细胞在培养过程中聚团的现象,通常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
01 细胞密度当细胞密度较低时,细胞之间更容易相互靠近并形成聚团。这是因为细胞在低密度条件下,为了寻找附着点或进行细胞间通讯,会趋向于聚集在一起。
02 培养基成分培养基中的血清成分、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成分的不当配比或质量不佳,可能导致细胞聚团。例如,血清品牌或比例的改变可能会影响细胞的行为。
03 细胞种类某些细胞类型在培养过程中更容易聚团,这可能与它们的生物学特性有关。例如,一些细胞可能具有更强的粘附能力,使得它们更容易聚集在一起。
04 培养条件培养环境中的温度、pH值、溶解氧等环境因素的不适宜,也可能导致细胞聚团。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从而促使细胞聚集。
05 细胞周期细胞在分裂和生长的不同阶段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聚团倾向。例如,在细胞周期的某些阶段,细胞可能更倾向于聚团。
06 细胞表面的相互作用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和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都可能影响细胞的聚集行为。
07 机械应力在培养过程中,由于搅拌、振荡等操作不当,可能会对细胞施加过大的机械应力,导致细胞受损并聚团。
08 遗传和表型变化细胞在长期培养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遗传或表型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形成聚团。了解细胞聚团的具体原因,对于优化培养条件、提高细胞培养效率和保证细胞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减少细胞聚团现象的发生。
细胞聚团的一般处理方法
“爱聚团的细胞”可能到货后更容易飘起来,我们建议先不处理,放进培养箱中静置,第二天再处理哟!如果细胞生长不均,成岛状生长,这就是已经“聚团”啦!可进行消化、重悬打散细胞,然后加入新鲜培养基进行培养。“爱聚团的细胞”的细胞传代时一定要消化完全,并且吹打成单细胞悬液,再进行分瓶。使用细胞分散剂:市面上有一些专门的细胞分散剂,如Trypsin抑制剂等,可以帮助减少细胞聚团。
容易聚团的细胞
下面,我们盘点一下雅吉细胞库里“易聚团的细胞”吧!
一、LNACP细胞:全称为“Large-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Lung Cell line”(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细胞系),是从一位患有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患者肿瘤组织中分离出来的肿瘤细胞株。这种细胞系主要用于研究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机制以及潜在的治疗方法。
细胞特性:LNACP细胞具有典型的神经内分泌癌细胞特征,包括细胞质内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这些细胞在形态上通常呈现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细胞核大而不规则,核仁明显。LNACP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二、小鼠胰腺腺泡癌细胞系266-6:266-6是从患有胰腺腺泡细胞癌的小鼠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细胞系是在研究胰腺癌的过程中被建立起来的,它被广泛用于实验室研究,以了解胰腺腺泡细胞癌的生物学特性、发病机制以及潜在的治疗方法。细胞特性:266-6细胞在形态学上表现为腺泡状排列,具有分泌功能,能够产生胰腺外分泌酶,如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凝乳蛋白酶。
三、人结直肠腺癌细胞LS174T:LS174T细胞是来源于人结直肠的腺癌细胞株。它是LS180细胞株的胰蛋白酶化变种,具有更高的传代能力。
细胞特性:LS174T细胞产生大量的癌胚抗原(CEA),血清学检测直肠抗原3阳性,p53抗原表达阴性,但mRNA表达阳性,角蛋白阳性。此外,它还表达癌基因c-myc、N-myc、H-ras、N-ras、Myb和fos,而癌基因k-ras和sis的表达未做检测。 可产生IL-10、IL-6和黏蛋白
四、人恶性胶质瘤细胞U87 MG:U87 MG来源于一名男性患者的恶性胶质瘤,由Ponten·J等于1966年至1969年建立。
细胞特性:成瘤性良好,在裸鼠皮下接种后可以形成肿瘤。
五、STC-1细胞系:STC-1细胞来源于双重转基因小鼠的肠肿瘤组织。
细胞特性:STC-1细胞来源于含有连接大鼠胰岛素基因启动子与多瘤病毒小T抗原的融合基因与含有连接大鼠胰岛素基因与SV40的基因结合产生双转基因小鼠,这些小鼠一般患有肠肿瘤以及胰腺β细胞瘤。STC-1细胞产生激素分泌素。
六、人鼻咽癌细胞C666-1:C666-1细胞,是人鼻咽癌细胞系C666的一个亚克隆,起源于中国南方的鼻咽癌异种移植物。
细胞特性:C666-1细胞以粘附生长为特征,表现出缺乏接触抑制的特性。C666-1细胞是EBV(EB病毒)阳性的鼻咽癌细胞系,含有完整的EBV基因组。它是唯一能持续表达EB病毒的鼻咽癌细胞,这对于研究EBV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