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疫组化操作步骤
1、 18cm不锈钢高压锅或电炉或用微波炉
2、 水浴锅
(二)、试 剂1、 PBS缓冲液(pH7.2―7.4)
2、 0.01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CB,pH6.0,1000ml)
3、 3%甲醇―H2O2溶液:用30% H2O2 和80%甲醇溶液配制
4、 风裱剂:
a. 甘油和0.5m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0–9.5)等量混合
b. 油和TBS(PBS)配制
5、 TBS/PBS pH9.0–9.5,适用于荧光纤维镜标本;pH7.0-7.4适合光学纤维标本
(三)、操作流程1、 脱蜡和水化:脱蜡前应将组织芯片在室温中放置60分钟或60℃恒温箱中烘烤20分钟
a. 组织芯片置于二甲苯中浸泡10分钟,更换二甲苯后在浸泡10分钟
b. 无水乙醇中浸泡五分钟
c. 95%乙醇中浸泡五分钟
d. 75%乙醇中浸泡五分钟
2、 抗原修复: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的石蜡包埋组织芯片
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的石蜡包埋组织芯片需要抗原修复。
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有可能破坏了原来组织的抗原结构,蛋白多肽发生交联,导致部分抗原表位封闭,结合位点减少,所以需要抗原修复,以暴露原来的抗原表位,达到充分显露抗原,以不出现明显脱片现象为佳。
抗原修复的几种常用方法(供参考)
1、 微波炉加热:
在微波炉里加热0.01枸橼酸钠缓冲液(pH6.0)至沸腾后将组织芯片放入,断电,间隔5-10分钟,反复1-2次。根据玻片情况可参考采用微波加热“3-5-3法”3分钟温火沸腾后静止5分钟,再温火沸腾3分钟即可。
适用的抗原:来源于人、大鼠、小鼠的组织标本;来源于其他动物种属的组织标本。
2、 沸热修复:
电炉或水浴锅加热0.01M枸橼酸钠缓冲液(pH6.0)至95℃左右,放入组织芯片加热10-15分钟。
3、 高压热修复:
在沸水中加入EDTA(pH8.0)或0.01m枸橼酸钠缓冲溶液(pH6.0).盖上不锈钢锅盖,但不能锁定。将玻片置于金属染色架上,缓慢加压,使玻片在缓冲液中浸泡五分钟,然后将盖子锁定,小阀门将会升起来。10分钟后除去热源,置入凉水中,当小阀门沉下去后打开盖子。此方法适用于较难检测或核抗原的抗原修复。(骨及软骨组织的标本最好选择较温和的微波加热修复) 。
4、 酶消化方法:
常用0.1%胰蛋白酶和0.4%胃蛋白酶液。胰蛋白酶使用前预热37℃,消化时间约为5-30分钟。
适用于被固定遮蔽的抗原:包括 Collagen.GFAP. Complement.Cytokeratin.c-erB-2.LCA.LN.等。
1、三步法(以SP试剂盒为例)
- 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 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分钟,如果采用抗原修复,可在此步后进行
- 3% H2O2 室温孵育5~10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冲洗,2分钟×3次
- 5~10%正常山羊血清封闭,室温孵育10分钟。倾去血清,勿洗,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一抗或一抗工作液,37℃孵育1~2小时或4℃过夜
- PBS冲洗,2分钟×3次
- 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生物素标记二抗(1%BSA-PBS稀释),37℃孵育10~30分钟;或滴加第二代生物素标记二抗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10~20分钟
- PBS冲洗,2分钟×3次
- 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PBS稀释),37℃孵育10~30分钟;或第二代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10~20分钟
- PBS冲洗,2分钟×3次
- 显色剂显色(DAB或AEC)
- 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脱水透明、封片
- 如果必要,可选用avdin封闭内源性生物素
2.SABC法
- 脱蜡、水化
- PBS洗2次各5分钟
- 用蒸馏水或PBS配制新鲜的3% H2O2 ,室温封闭5-10分钟,用蒸馏水洗3次
- 抗原修复
- PBS洗5分钟
- 滴加正常山羊血清封闭液,室温20分钟,甩去多余液体
- 滴加Ι抗50ul,室温静置1小时或4℃过夜或37℃1小时
- PBS洗3次各2分钟
- 滴加生物素化Ⅱ抗,20℃-37℃ 20分钟
- PBS洗3次各2分钟
- 滴加试剂SABC 20℃-30℃ 20分钟
- PBS洗4次各5分钟
- DAB显色:试剂盒或自配显色剂显色
- 脱水、透明、封片、镜检
- 速冻组织
- 冰冻切片4~8μm,冰冻切片后如不染色,必须吹干,储存低温冰箱内,或进行短暂预固定后储存于-20℃冰箱
- 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的固定方式
- PBS冲洗,5分钟×3次
- 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 PBS冲洗,5分钟×3次
- 下接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滴加一抗开始)